總論 – Pure Discovery
- dopaminetaiwan
- 2015年7月30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【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-葡萄酒推廣活動】花絮
(第六篇)總論 – Pure Discovery
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(NZTDC)自去年七月起籌畫、九月開始、雙月舉辦、一系列共六場葡萄酒推廣活動已屆滿一年.第六篇-最終站總匯了各個種點產區、葡萄品種、市場現況與展望、飲食文化概略,以及如何沿著葡萄酒足跡來旅行紐西蘭.
許多法國釀酒世家在1990年代陸續移民至紐西蘭,在這兒他們找到了第二個家以及心目中完美的釀酒環境.隨行中當然也包含著家族百年釀酒技術與歷史,香檳釀造法也就是在這時代被正式引進紐西蘭.在21世紀初黑皮諾興起之後,紐西蘭香檳釀製法氣泡酒也就越加成熟茁壯;最具代表性當屬馬爾堡(Marlborough)以及中奧塔哥(Central Otago).
多元微妙的氣候環境同時造就了紐西蘭卓越的貴腐(Botrytis)甜白葡萄酒.數個位於馬爾堡(Marlborough)以及坎特特伯雷(Canterbury)中的次產區產有非常令人驚艷的表現,其中最常被使用的葡萄品種為白蘇維濃以及麗絲玲(Riesling).紐西蘭貴腐甜白葡萄酒通常都會伴隨著豐富新鮮果酸,完美平衡著酒中極高的殘糖量(RS).
另外在總論中,我們再次探討了白蘇維濃與橡木桶相互關係、黑皮諾與風土環境,以及深入研究霍克斯灣(Hawke’s Bay)席哈(Syrah)葡萄品種.


(圖片出處: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)
【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-葡萄酒推廣活動】待續…
(第六篇)總論 – Pure Discovery
過往一年當中我們共同探討了紐西蘭一系列主要釀酒葡萄品種,更深入認識了各大重點產區.這趟探索旅程的起點是白蘇維濃(Sauvignon Blanc),我們介紹到馬爾堡(Marlborough)在1980年代是如何讓紐西蘭葡萄酒踏入國際舞台,並且進一步剖析了馬爾堡各個次產區與其特色風格.第二站進入21世紀新興之耀-黑皮諾(Pinot Noir),了解他為何能與美國奧勒岡州並列新世界黑皮諾之冠.第三站以最古老產區-霍克斯灣(Hawke’s Bay)為主題,回顧19世紀初法國傳教士是如何開啟了紐西蘭釀酒歷史.第四站轉進潛藏珍稀-芳香型葡萄(Aromatics),發掘這些鮮為人知的稀世珍寶.第五站以天地人忠實呈現者-夏多內(Chardonnay)為基礎,思索紐西蘭細膩微妙的風土環境.最終以總論之姿回顧並補充,加強全系列之完整性.
六場活動、數十款葡萄酒中呈現著紐西蘭純淨、自然、豐富多元的地理環境以及傳統創新並重的人文、文化,更展現著這產業的昔日、今日與未來.


(圖片出處: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,蕭希辰)
【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-葡萄酒推廣活動】後記
(第六篇)總論 – Pure Discovery
沿著葡萄酒足跡旅行,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紐西蘭.這條葡萄酒道路上充滿著歷史、人文、飲食,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,飲食是建立文化重要基礎之一.之所以"餐酒搭配實戰"定為本系列活動中最重要元素之一.雖然第六場並沒有實際品嘗,但我們將"地餐+地酒"這條脈絡搬上了螢幕,單純以視覺與聽覺稍稍窺其風貌.
羔羊肉佐霍克斯灣(Hawke’s Bay)或懷希奇島(Waiheke Island)波爾多調配法紅酒、馬爾堡(Marlborough)產綠唇淡菜佐過橡木桶白蘇維濃、凱庫拉(Kaikoura)產龍蝦佐中奧塔哥(Central Otago)夏多內、馬爾堡香檳釀製法氣泡酒佐布勞夫(Bluff)產生蠔.夏天十點才會下山的太陽、三五好友、一台烤爐、新鮮食材、葡萄酒、一望無際的海洋與天際,這是紐西蘭最單純卻最真實的生活.





(圖片出處:蕭希辰)
觀看酒款介紹:
Commentaires